优势产品:烧结银、无压烧结银,有压烧结银,半烧结纳米银膏、纳米银导电墨水、导电胶、导电银浆、导电油墨、银/氯化银、纳米银浆、可拉伸银浆、烧结银膜、纳米焊料键合材料、UV银浆、光刻银浆、UV胶、导热绝缘胶、DTS预烧结银焊片、导电银膜、银玻璃胶粘剂,纳米银胶、纳米银膏、可焊接低温银浆、高导热银胶、导电胶等产品,拥有完善的纳米颗粒技术平台,金属技术平台、树脂合成技术平台、同位合成技术平台,粘结技术平台等。
低温导电银浆性能解析,一文全知道
低温导电银浆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子材料,在低温固化条件下实现高导电性能,已成为现代电子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。其独特的性能优势使其在柔性电子、光伏组件、医疗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。作为低温导电银浆的领军企业--善仁新材将从材料组成、性能特点、应用场景及较近动态等方面对低温导电银浆进行全面解析,大家参考以促进行业大发展。
一、材料组成与工艺特性
低温导电银浆主要由银粉、有机载体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。银粉作为导电相,其形态和粒径分布直接影响导电性能。研究表明,片状银粉通过"搭桥效应"能形成更完善的导电网络,使银浆在80-150℃的低温固化条件下即可实现体积电阻率低至10^-6Ω·cm量级。有机载体通常由树脂、溶剂和助剂组成,其中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的选用决定了浆料的粘结强度和柔韧性。添加剂则包括分散剂、流平剂等,用于改善印刷适性和固化后的界面结合力。
与传统高温银浆,一般固化温度>300℃相比,低温型产品采用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。通过在银颗粒表面包覆有机导电层,既保护了银颗粒不被氧化,又能在低温下形成有效导电通路。善仁新材推荐固化工艺多采用阶梯升温法,先在60-80℃使溶剂挥发,再在100-150℃完成树脂交联,整个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,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对热敏感基材的损伤。
二、核心性能指标
1. 导电稳定:低温银浆在85℃/85%RH环境下经过1000小时老化测试后,电阻变化率应小于15%。采用特殊抗氧化处理的银浆AS6089在模拟人体环境(37℃,95%RH)中连续工作30天后,方阻仅从9mΩ/□上升至11mΩ/□。
2. 柔韧性好:适用于柔性基材的银浆需通过10万次弯折测试(曲率半径3mm),电阻变化率需控制在20%以内。AS7126可拉伸导电银浆通过引入弹性聚合物,使固化后的银膜断裂伸长率达到180%,成功应用于可穿戴设备。
3. 界面结合力强:通过划格法测试(1mm×1mm网格),在PET、PI等基材上的附着力需达到4B级以上,胶带剥离后脱落面积<5%。
4. 印刷适性高:细线印刷能力是重要指标,AS9120低温银浆可实现线宽/线距≤30μm的精密图案。银浆在200目丝网印刷时,触变指数达到3.8,能保持清晰的图形边缘。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1. 柔性电子领域:在折叠屏手机中,低温银浆用于连接OLED模组的FPC电路。UV固化银浆AS5350,在100℃/3分钟条件下实现方阻8mΩ/□,成功通过20万次折叠测试。在智能包装领域,印刷电子标签采用低温银浆天线,成本较蚀刻铜工艺降低60%。
2. 光伏组件:异质结(HJT)太阳能电池对温度敏感,低温银浆AS9101成为栅线电极的优选。双面印刷工艺配合低温银浆,使电池转换效率提升0.5%,每瓦成本下降0.08元。BC电池的背面电极同样依赖低温银浆技术。
3. 生物医疗:可植入式传感器采用生物相容性改良的银浆AS5909,固化温度控制在100℃以下。ECG电极产品通过添加特殊添加剂,在保持导电性的同时将银离子释放量控制在0.3μg/cm²/天以下。
4. 汽车电子:车载柔性加热膜采用低温银浆AS6086-120制作电路,在-40℃至105℃环境下电阻稳定性达±5%。某新能源车型的除霜系统使用银浆加热线,功率密度达1.2W/cm²时仍保持均匀发热。
四 、较新动态如下
1. 复合化:石墨烯/银复合浆料AS9220已实现电阻率降低40%,银用量减少30%。银包铜导电银浆AS6126,成本仅为纯银浆的1/3,且抗氧化性能显著提升。
2. 绿色化:无溶剂银浆,VOC含量已可控制在50ppm以下,银膜GVF9800,采用热压工艺完全避免溶剂使用。
3. 精密化:纳米银墨水与喷墨打印技术的结合,使电路线宽进入亚微米时代。3D打印银浆AS9050B80,可实现15μm线径的立体电路制作。
随着5G/6G、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,对电子器件的集成度和可靠性要求持续提高。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的协同突破,将持续推动低温导电银浆性能边界向更低电阻、更柔韧、更环保的方向拓展。
销售热线
136116166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