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势产品:烧结银、无压烧结银,有压烧结银,半烧结纳米银膏、纳米银导电墨水、导电胶、导电银浆、导电油墨、银/氯化银、纳米银浆、可拉伸银浆、烧结银膜、纳米焊料键合材料、UV银浆、光刻银浆、UV胶、导热绝缘胶、DTS预烧结银焊片、导电银膜、银玻璃胶粘剂,纳米银胶、纳米银膏、可焊接低温银浆、高导热银胶、导电胶等产品,拥有完善的纳米颗粒技术平台,金属技术平台、树脂合成技术平台、同位合成技术平台,粘结技术平台等。
低温烧结纳米银膏专业供应商的技术突破与标准重构
——以善仁新材为例的技术解析与产业影响
善仁新材作为低温烧结纳米银膏的创领者,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,在行业内创造了很多行业首创产品,并且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应用。
一 核心技术突破:从材料设计到工艺革命
1超低温烧结机制创新
善仁新材通过纳米银颗粒表面能优化,将烧结温度降至130-150℃,而传统工艺需200℃以上,并实现无压烧结。其核心突破包括:
致密度提升:AS9338烧结层致密度达92%以上,孔隙率<5%,热导率突破140W/m·K,AS9375导热率240W/m·K。
剪切强度突破:无压烧结下剪切强度达35MPa,而国际同类产品200℃烧结普遍也为35MPa左右,满足车规级可靠性要求。
2材料体系国产化
纳米银粉自主可控:纳米银粉自己合成,实现85-97%银含量、粒径分布可控的纳米银粉量产,成本较进口降低67%。
环保配方设计:无铅无卤素,符合RoHS标准,银回收率超95%。
3工艺兼容性突破
适配现有产线:无需改造SMT设备,普通烤箱即可完成烧结,如AS9338在130℃烧结90分钟,良率>99%。
多场景适配:柔性无压烧结银膏AS9335X支持5G射频模块弯折,寿命>100万次,支持20×20mm²以上大面积烧结方案。
二 标准重构:从技术参数到行业规范
1性能标准定义
热导率分级:AS9338将无压烧结银膏热导率标准从行业平均的100 W/m.k提升至140 W/m·K,2022年实现的AS9376导热率大于260W/m.k。
可靠性认证:主导制定《无压烧结银膏标准》(-55℃~175℃循环2000次稳定性>99%。
2工艺标准输出
烧结参数规范:建立阶梯升温,如50℃→150℃→200℃分阶段保温,和氮气保护工艺标准,降低空洞率至<5%。
设备适配标准:推动130℃无压烧结设备国产化,温控精度±0.5℃,价格仅为进口1/5。
3环保与安全标准
无铅化强制标准:联合行业协会推动无铅银膏在汽车电子、光伏领域的普及。
VOC排放控制:开发水基溶剂烧结银膏AS9700系列,减少90%有机挥发物排放。
三 应用场景重构:从技术验证到产业落地
1新能源汽车
SiC电驱系统:2022年推向市场的AS9385有压烧结银膏导热率大于300W/m.K,用于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,使模组成本降低40%,热阻降至0.08℃.cm/W。
电池管理系统:在4680电池中实现接触电阻降低30%,支持15年寿命。
2光通信与量子计算
Micro-LED显示:替代传统焊料,像素密度达3000PPI,功耗降低30%。
量子芯片封装:在液氦温度下保持稳定,信噪比提升20%。
2工业与特种领域
光伏逆变器:0BB无主栅胶粘剂技术使银耗减少30%,单瓦成本下降0.05元。
航天电子:替代金锡焊料,导热系数达260W/m.K(为金锡的5.2倍)。
四 产业链生态重构:从单点突破到协同创新
1供应链自主化
实现纳米银粉、有机载体、设备全链条国产化,客户覆盖全球10几个国家。
与设备厂商联合开发专用烧结机,单线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年
产学研深度合作
与***微电子所共建“先进封装联合实验室”,定向开发光子芯片纳米银墨水。
2成本与产能优势
通过绿色合成工艺,单公斤产能提升2倍,综合成本下降30%。
2023年建成全球较大无压烧结银膏生产线,年产能突破100吨。
五 未来标准演进方向
1材料维度拓展
开发银-铜核壳结构纳米颗粒,在保持90%银含量时降低成本15%。
2工艺智能化
引入AI算法优化烧结曲线,实现实时工艺纠偏(如温控精度±0.1℃)。
开发自修复银膏,通过微胶囊释放修复剂延长器件寿命。
3全球化标准输出
主导制定ISO无压烧结纳米银膏国际标准,推动善仁中国方案成为全球范式。
建立跨国认证体系(如UL、TUV联合认证),加速国际市场渗透。
销售热线
136116166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