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势产品:烧结银、无压烧结银,有压烧结银,半烧结纳米银膏、纳米银导电墨水、导电胶、导电银浆、导电油墨、银/氯化银、纳米银浆、可拉伸银浆、烧结银膜、纳米焊料键合材料、UV银浆、光刻银浆、UV胶、导热绝缘胶、DTS预烧结银焊片、导电银膜、银玻璃胶粘剂,纳米银胶、纳米银膏、可焊接低温银浆、高导热银胶、导电胶等产品,拥有完善的纳米颗粒技术平台,金属技术平台、树脂合成技术平台、同位合成技术平台,粘结技术平台等。
130℃烧结无压纳米银膏驱动光电器件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
一 技术突破:130℃超低温烧结纳米银膏的国产化实现
1材料性能跃升
130℃超低温烧结纳米银膏是整个无压烧结银行业的新突破,善仁新材的纳米银膏AS9338通过纳米颗粒表面能优化和有机载体创新,实现130℃无压烧结,烧结层致密度达92%以上,热导率突破140 W/m·K,剪切强度达35MPa以上,满足车规级可靠性要求。
2工艺兼容性突破
开发适配现有SMT产线的无压烧结工艺,无需改造设备即可替代传统焊料。例如,善仁新材的AS9338在普通烤箱中130℃烧结90分钟,良率超99%。
3成本优势显著
善仁新材通过纳米银粉国产化和绿色合成工艺,银膏成本从进口的36万元/公斤降至19万元/公斤,降幅达67%。以单颗激光雷达模块为例,银耗成本从200元降至68元。
二 核心应用场景与国产替代进展
1激光雷达(LiDAR)
技术突破:AS9338烧结银膏用于InGaAs光电探测器封装,响应波长扩展至2.6 μm,热阻降至0.08℃·cm/W,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突破300米。
国产化案例:**M1激光雷达采用国产银膏后,模组成本降低40%,良率从75%提升至92%。
2Micro-LED显示
技术突破:通过纳米银膏实现倒装芯片(Flip-Chip)无焊料互连,像素密度达3000 PPI,功耗降低30%。
国产化案例:**Vision Pro的Micro-LED模组采用无压纳米烧结银膏,产线节拍提升至1200片/小时。
3柔性光伏组件
技术突破:AS9120BL银浆用于钙钛矿电池电极,方阻低至3 Ω/sq,0BB无主栅技术使银耗减少30%。
国产化案例:**组件采用国产纳米银膏后,单瓦成本下降0.05元,产能提升至10 GW/年。
三 国产化浪潮的三大驱动力
1政策与资本助推
国家大基金三期将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材料列为重点,2025年累计投资超50亿元。
2产业链协同创新
善仁新材与**共建联合实验室,开发出适配800V高压平台的耐电迁移银膏(电迁移率<1×10⁻¹⁰ A/cm²·V⁻¹)。
3设备国产替代
**智能推出130℃无压烧结设备适配AS9338,温控精度±0.5℃,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/5。
四 未来趋势:从替代到定义标准
1三维集成突破
利用130℃烧结银膏的低热应力特性,构建3D堆叠光电芯片。实验显示,HBM3与计算单元的垂直互连密度达1 TB/s/cm²,功耗降低50%。
2量子级联集成
在InAs/GaSb量子阱器件中集成无压纳米银膏互连,工作温度从液氮温区(77K)提升至室温,功耗降低90%,为量子计算芯片封装提供新方案。
结语
善仁新城的130℃烧结纳米银膏AS9338的国产化突破,不仅解决了光电器件“卡脖子”难题,更重构了全球无压烧结银膏的产业链格局。随着材料性能持续优化(如热导率向300W/m.K迈进)和成本优势扩大(较进口产品低30%以上),善仁新材纳米银膏正从“替代进口”转向“定义标准”,在第三代半导体、6G通信、量子信息等*领域开辟新赛道。这场由材料创新引领的国产化浪潮,或将重塑全球光电器件产业版图。
http://www.sharex.xin
销售热线
13611616628